常州刚需的现状究竟如何?
自2017年起,打击投资性需求的政策层出不穷,限购限贷甚至限卖,加大投资成本拉长投资周期,对于那些出于自住需求的刚需客群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但投资需求好像真的是“屡禁不止”,甚至很多本来仅仅是考虑自住的人,也要想想自己买的房子以后是否能升值,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限购限购,越限越购。
真正的刚需应该是怎么购房的呢?应该是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符合自身的经济收入与购买条件,看到合适的房源直接入手,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眼高手低、永远不满足现状或者是犹豫不决的刚需群体短期内是无法买到合适房子的。
2016年常州经历了一次疯狂的补涨,不可否认2017年的开发商都是傲娇的,在房价上他们做到了不低头,而购房者呢?却一次又一次的臣服于高昂的房价。看空者都说大家都不买房价就下来了,可我看不到你们的执念,我只看到一波又一波购房者前仆后继的入市,在房价面前,他们认怂了。
究竟哪些区域适合常州的刚需选房?
说实话,常州的宜居的评价大部分是来自于房价的低廉,之前20-30万首付够你在高架内环选个房子了,而现在就算去捡个边角料的位置也挺难的,那么很多刚需会被挤压到更为边缘的区域,我所说的大致会是高架的外环,可据我所知,目前高架外环的部分新楼盘,首付20-30万也是未必能搞的定的,因为面积都在增大,就连很多做80-120㎡为主的小区也开始做大面积了,现在他们不要跑量,他们要逼格,要品牌,要飞跃,要上档次。
常州的高架外环其实分布也挺简单的,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分别是北部新城、钟楼新城、天宁新城与南部新城,基本是可以用新城两个字概括这些区域。 青龙目前来说这个区域的房子还是以高端为主,青龙的未来还是可期的,因为新的天宁区政府已经计划搬迁至青龙板块附近,加上金融商业街的规划,这个区域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以高端住宅+都市白领商住公寓为主。
可能目前来说对于刚需而言,这个板块是比较尴尬的,精装项目偏多,价格太贵,不利于下手,可以考虑的二手房位置又靠北,因为教育的利好导致那些房源的价格也不低。
恐龙园这个片区其实算是成熟的居住板块了,也是外人看起来很宜居的一个区域,所以这个周边世茂香槟湖、九龙仓时代上院等小区价格拼杀已经相当惨烈了,而且成交也是不错的,证明买房的人对于这里的价格还算买账。
经开区这个区域也有自身的问题,本身区域的配套不算是很完善,而且交通又不发达,厂区居多而且又与其他区域的连接不是很密切,所以一直以来成为购房者忽视的区域,只有在周边工作或者本地居民会考虑买这里的房子。但今年常州向东发展的策略一再被提起,这里相对较低的房价还是吸引了不少购房者,甚至还有外来的投资客。
新桥北部新城的重要区域,目前也算是常州城北房价的洼地,区域目前没有什么新房在售,但是二手房房价也一直在往高去,甚至没有什么降价的意思,在新北区区政府决定搬到北部新城的时候,就奠定了这个区域的发展前景,北郊高中部,常工院新校区,常高新集团的高新大厦,一个北部振兴的计划正在悄悄展开。
飞龙这个板块可以说一半在高架里面,一半在高架外面,16年9月以前一直也是刚需的阵地,现在他与刚需的距离真的是越来越远了,不只是价格的差距,还有面积的差距,就连一向以小三房为主的绿都万和城在六区推出的时候也改了面积段,117㎡起步了。目前而言想在这个区域内买到90㎡以下的房子只能考虑大名城或者二手房。
薛家这个小镇可以说发展的还不错,一直以来二手房市场安置房居多,有房产的价位也很合适,也适合刚到常州的一些人群,而且薛家这边的厂区也是不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偏多,很多人选择在工作地点周边置业也是很有道理的。薛家在交通上的优势就是高架与高速,通达性、便利性很强,但目前薛家一些新盘的价位也不是很低,雅居乐收购了九龙仓的项目,之后价格一定不会很便宜。
新闸这个区域虽然在高架外面,但是与飞龙板块、五星板块的链接还算比较强的。目前而言较为热门的二手房小区就是绿地世纪城,很多人会误以为这个小区是飞龙板块的,其实是属于新闸的,关于新闸附近的教育建设、办公建设的传闻一直没有停过,其实我也衷心希望这些规划的事情能成为现实,至少可以让这个区域不至于再寂寂无闻下去。
青枫公园钟楼区政府的驻扎地,从去年9月份开始这里的开发商仿佛打了一场翻身仗一样,所以目前这个区域的新房与二手房价格也不低,但还有很多刚需心驰神往,毕竟环境、教育、医疗、商圈慢慢的都会有。而且这附近的小区85㎡左右做三房的户型实在是太多了,让很多刚需能用小面积的房子实现住三房的梦想,像保利、宝龙、河枫御景、梧桐香郡都是有这类户型的。
西林这个区域的楼盘不多,自路劲地产14年连拿三块地,又有泰盈八千里与万泰的助攻,这个区域才慢慢的火起来。今年路劲城市主场八九千的价格,首次贷款十几万的首付也让很多刚需在这里扎了根。谈起规划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但交通上面的便利还是可以提一提的,毕竟有了高架与BRT,对于刚需来说再多一些公交线路就更完美了。
西太湖这个区域的蓬勃发展是自去年开始的,仿佛就像是另一个市区一样,苏澳工业园的项目使得这里的房价得到了提升,其实很早就有人考虑来这个区域买房了,但却是无锡人。至少15年-16年初,咨询这个片区较多的是无锡人,他们愿意在这里落脚,他们喜欢看到湖的那种感觉。直到去年这里房价回暖,楼市蓬勃的时候很多常州人才想起,西太湖是个好的地方,我们愿意来投资购房,谁曾想15年6500的时候无锡人已经买了不少了。
大学城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片区人气应该比较旺盛,鸣凰大学城外来人口较多,流动人口也多,实际上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区域,可惜被很多购房者定位为偏远地区,甚至武进高新区与大学城的房价迟迟没有得到提升。我认为这个区域升值的机会应该是来了,库存基本降至冰点,未来没有土地输出,二手房应该是到了一个发力期,而且有万科在的地方,房价早晚会上去,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常州的地铁1号线与2号线都已经开工,未来这些区域将于市区快速连接,逐渐缩短路程与通达时间,且未来的地块居多,将要成为纯刚需外溢客户的不二选择。当然,很多人要问究竟应该如何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呢?我与大家分享几个选房秘诀:
1、边缘区域的腾飞要靠交通的发展
在常州市区内有这样几种交通形态:高架、BRT、地铁、普通公交车。有多种交通形态可以选择的区域是比较适合选择的,例如新桥、青枫公园、大学城、经开区。基本都是占了三到四种交通形态,尤其是地铁沿线的一些楼盘,不止是有升值潜力,更是给大家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
当然,过去的区域发展主要依靠“宽街”。很多老城区因为道路老旧汽车进不去,从而导致了交通的闭塞,在新兴的区域只要数一下周边宽阔的大街有多少就可知道未来发展的潜力,因为交通便利的区域才有发展的可能,如何还是窄巷小街,甚至坑坑洼洼,未来的发展就很难说了。
2、周边配套完善的区域更有优势
我所标注的区域其实都是一些待发展的区域,很多配套还在规划中或者正在进行中,周边的完善程度都不算高,但其实大家可以理性的看一下自己所关注的区域有哪些正在进行中的配套,或者有哪些已经确定会规划的利好,相信就可以在选房的时候有所侧重。
3、期房逐渐增多,开发商实力很重要
现今的市场,对于刚需来说,要么就是选期房,要么就是选二手房。
在选期房的时候有一项指标是一定要考量的,那就是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大品牌的开发商“家底”比较硬,不怕会半路撂挑子或者烂尾。大型社区一般是开了一期又一期,在那么多业主面前又不好丢脸,怕的是小开发商的小型项目,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大家要谨慎选择。
各区政府正在向边缘发展,交通形式也在向周边发散,甚至连商圈以及市区内的基础设施(例如学校、医院)也开始迁移到周边区域,立足于常州这个宜居城市,刚需到底应该选择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呢?
1、从规划来看,向西与向北更有优势。西边的发展其实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很多市政设施的迁移计划也在进行中的。北向其实也很简单,一样是迁移措施,正在进行中。
2、从区位上看,南北的发展更加有利,因为常州在建设交通的时候一向是先进行纵向发展的,从北到南可以连贯的交通形态真的太多了。
3、从性价比上看,东部、南部、北部都有洼地区域,东部更加明显,很多二手房价格很有优势,新房居多,价格也很诱人,南部也是主要以二手房为主,北部目前价格涨势比较足,所以东部与南部目前性价比较好。
4、从目前的区域配套来说,西部更加明显,商圈林立,待建的商圈也较多,且与市中心的距离不是很远,连接性要更强。而北部则是因为与新北万达广场纵向距离不远而有一定的配套优势,总体来说,在西部区域的配套面前还是稍显逊色。
从上述几个点上来看,城西优势明显,但明显价位已经上扬很多,可选的面积严重缩水,北部与东部房价较为有优势,区域发展后劲较足,适合资金实力有限的购房者优先考虑,南部区域未来的发展潜力是有的,库存也一直在降低,地块没有后续跟进,所以二手房未来会冒尖。但总而言之大家需要知道的一点就是,购房一定要买在当下,与自身需求紧密结合,千万不要因为犹豫而错过了买房机会,毕竟买房是你们的刚性需求。
|